星島日報消息,安河人權專員賀珀勵在國際人權日紀念活動上表示,剛公布的人口統(tǒng)計資料對人權委員會有重要意義;有五分之一的加拿大人在外國出生。她60年代剛到多倫多時,南亞裔在地鐵和街道上被毆打是司空見慣,現時的農村和偏遠地區(qū)發(fā)生類似事件的翻版。這些行為源自無知和恐懼。不過她對前景依然感到樂觀,相信透過教育會促使社會上有更多人了解他們的權利,以及愿意挺身而出維護其它弱勢社群的人權。
人權委員會將在這個星期五就亞裔釣魚者在南安河被襲的事件發(fā)表中期報告。受害人從被言語辱罵到暴力傷害,當地人對這些行為甚至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她認為,暫時唯一的好消息是地方政府、小區(qū)領導和警隊都出面譴責,采取連串補救措施,并且為受害人提供支持。
人權會周五發(fā)表釣友被襲中期報告
專程到多倫多出席紀念活動的魁省「合理迎合委員會」(Reasonable Accommodations Commission)共同主席尼米(Fo Niemi)警告說,出現在魁省的問題也同樣會發(fā)生在加國任何地方。安河應該在消除無知,以及維持魁省獨特地位的同時促進國家團結方面發(fā)揮影響力。
自美國911事件之后,保安凌駕一切,阿拉伯裔不分男女在大眾傳播媒體的刻意炒作下都受到敵視。如同多市西區(qū)珍街夾芬治大道的黑人一樣。他指責大專學生對童工、環(huán)?;蛱K丹內戰(zhàn)等國際問題上都熱烈表態(tài),卻忽視阿裔小區(qū)在加國本土受到不公平對待。
聯合國在1948年12月10日簽訂人權憲章,而這份憲章的初稿是由加拿大紐奔馳域省一名居民所草擬。賀珀勵相信在明年的國際人權日60周年時,安河有更多值得慶祝的進展,將字面上的人權變成生活上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