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悉尼5月31日電 無論哪個國家的父輩與子女間都存在代溝問題,澳大利亞許多新移民家庭面對的代溝問題更復雜一些,夾雜著中澳兩國社會制度、語言、文化習俗不同所導致的多重性,華人子女對祖籍國和中華文化的認同與歸屬感等問題。但記者采訪中發(fā)現(xiàn),如果正確面對,積極引導,這些文化沖突并非不能克服。
帶著一顆中國心融入澳大利亞主流社會
上世紀90年代初,年僅7歲的張珍妮隨父母移民澳大利亞。在新國度里生活,對大人和孩子來說都是巨大挑戰(zhàn)。珍妮的父母需要面對不熟悉當?shù)孛袷抡?、就業(yè)難和貸款買房壓力大等生計問題,而剛上小學的珍妮也有環(huán)境不適應、語言不通等困難。
那時,她回到家里常常說“我討厭澳洲”等抱怨的話。幸好珍妮的父母都曾是英語教師,他們幫助女兒很快克服了語言關,并鼓勵她與其他民族背景的孩子交往。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珍妮很快就適應了學校環(huán)境。
珍妮的父親張學豐在澳大利亞新州教育部門任職。他告訴記者,移民子女的語言和如何融入主流社會其實無需過分擔憂,該擔憂的倒是他們的中文水平和對祖(籍)國及中華文化的歸屬感。
回顧珍妮的成長,張學豐感受最深的有兩點:一是華裔青少年要很好地融入主流社會,一定要憑真才實學、良好的文化價值觀和社會活動能力;二是父母在鼓勵孩子靠學識和能力融入主流社會的同時,一定要培育他們的中國心。
他說,這絕不是文化沙文主義。西方不少普通人對中國和中華文化的偏見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難以完全消除。在融入主流社會的同時,海外華人有義務不斷弘揚中華民族以善為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建立以華人血緣文化為紐帶的新體系和價值關系
在澳大利亞華人家庭的孩子們一般受到兩種文化的熏陶,一種是澳大利亞文化,另一種是父母的中華文化。他們白天在學校接觸的是主流文化和教育,晚上回到家里,父母則堅持與他們用中文交談。
澳大利亞聯(lián)儲銀行信用研究所研究員、經(jīng)濟學家郭生祥說,澳大利亞的課堂教育強調(diào)動手、應用和實踐,提倡辯論和邏輯分析,還注重團體協(xié)作。在知識教育外,老師和同學們彼此鼓勵、贊美、引導、激勵,這是接受知識、學會做人、相會相處教育中最重要的方式方法,是愉快人生、陽光人生的根本之道。
郭生祥說,今天澳大利亞華人的下一代,不光有普通代溝的通病,還顯現(xiàn)出更普遍的文化沖突現(xiàn)象。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血緣關系的民族,所以需要仔細研究血緣關系的擴張能力、演化規(guī)律,探索建立一種更廣泛地以華人血緣文化為紐帶的全球性的新網(wǎng)絡體系和價值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