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微博)1月6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日前發(fā)表署名評論文章稱,作為中國留學(微博)生的組織,學友會應該加大力度,通過引進學習、以老帶新的方式,為中國留學生提供更多、更直接了解日本社會基本原則的機會。同時,學友會還應該是中國留學生走進日本社會的帶頭人。
文章摘編如下:
在日本,各都道府縣、大學都有一個屬于中國留學生自己的社團組織——中國留學生學友會。年底年初,中國留學生學友會更像一個家一樣,將留在日本過年的中國留學生聚集到一起,為留學生帶來溫暖。
盡管同學們每組織一次這樣的活動,都會耗費很大的精力,占用自己不少的學習時間,但如果從學友會自身的職能看,它應該能夠發(fā)揮出更多的能量,不僅僅是使同學們能夠有家的感覺,更可以做到成為一個讓同學們了解日本社會和為日本社會展示中國留學生風采的窗口。
根據(jù)目前日本留學生支援機構(JASSO)已有的統(tǒng)計,截至2010年末,在日中國留學生,包括長期留學和短期留學,人數(shù)近9萬之眾,超過了當年度所有日本在籍外國留學生總人數(shù)的六成,是在日本的外國留學生中最龐大的群體。而根據(jù)目前中國國內(nèi)家長和新近畢業(yè)生的意愿,前往日本留學的人數(shù)仍呈現(xiàn)出增加趨勢。
引領如此龐大的隊伍,學友會的雙向交流窗口功能就更顯出其重要性。
首先,作為中國留學生的組織,學友會應該加大力度,通過引進學習、以老帶新的方式,為中國留學生提供更多、更直接了解日本社會基本原則的機會。這對于剛剛到達日本的留學生尤為重要。新留學生在抵達日本的初期,對日本社會的生活習慣、社會法制習慣等等各種規(guī)則、習俗都不了解,很多同學回想起剛到東瀛時的感覺,都會感慨“像林妹妹進了大觀園”,不敢多說多道,甚至走路過街都邁不開大步子——一點一點摸索著前行,而即將面臨畢業(yè)的老留學生,又開始要為自己未來的生計著急。近年來,隨著中國留學生逐漸在日本受到青睞,已經(jīng)有部分學校的學友會有意識地為即將就業(yè)求職的留學生開辟與企業(yè)溝通、了解日本企業(yè)文化的機會。也有一些日本企業(yè)為了吸引中國的高精尖人才,主動找到學友會,雙方聯(lián)手將中國留學生帶進日企。這些都體現(xiàn)出了學友會在中間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同學們通過學習法律法規(guī)、走進日本企業(yè),更多更好地了解日本社會,同樣是為了幫助同學們在日本順利完成學業(yè)。
其次,學友會還應該是中國留學生走進日本社會的帶頭人。在廣島市,廣島大學中國留學生學友會每年都會與廣島市的市民團體共同組織一場乒乓球友誼聯(lián)賽。通過一天的激烈比賽,參加活動的同學們與廣島市民從不認識,到不“打”不相識,繼而成為經(jīng)年的朋友。同學們通過這樣直接與日本人面對面對抗比賽的形式,對“平日看著嚴肅”的日本人有了全新的認識,真正領教了日本人的認真精神;同時,同學們也通過這樣面對面的對抗比賽,讓球臺對面的日本人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不僅僅限于日常忙忙碌碌的打工形象、埋頭苦讀的勤奮身影——日本的市民看到的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群體。
曾經(jīng)有一些留學生表示,在日本有不能適應當?shù)厝说哪欠N隔閡感,不能理解日本人的想法,自己總感覺被孤立了……這些都需要有個窗口,從而能夠讓中國留學生真正看到日本,而這個窗口也同樣是為了讓更多的日本人看進來,看到中國留學生內(nèi)心里火一樣的熱情和渴望發(fā)展的愿望,而這,正應是學友會所負有的使命。(呂娟 作者系《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