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的生活是令我難忘的,它不僅讓我學到了知識成為了人才,還有就是讓我品嘗了德國的美食。
香腸
德國人是名副其實的“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吃豬肉喝啤酒。德國人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耗量為65公斤,居世界首位。由于偏好豬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國菜都是豬肉制品。德國的食品最有名的是紅腸、香腸及火腿,種類起碼有1500種以上,并且都是豬肉制品。最有名的“黑森林火腿”銷往世界各地,可以切得跟紙一樣薄,味道奇香無比。德國的國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鋪滿各式香腸及火腿;有時用一整只豬后腿代替香腸和火腿。那燒得熟爛的一整只豬腿,德國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人干掉它。
德國香腸的種類多樣舉世皆知,主要的原料從豬肉、牛肉到蔬菜或動物內臟都有,也經常搭配各類香料而制作成風味獨特的地方口味,所以,大家會發(fā)現多數的香腸會以地區(qū)來命名,例如:法蘭克福香腸(Frankfurter)、維也納香腸(Wiener)、紐倫香腸堡(Nürnberger)等......在吃法上,德國香腸也呈現出多樣化,不僅可以水煮、油煎或燒烤,同時也可以做成沙拉、煮湯、或直接生吃。
德國的肉類料理除了香腸外,火腿和熏肉在口味上也不下百種,而這也是由于制作方式及加入香料的不同而產生微妙的變化;大部分的肉制品,都是吃生冷的切片,直接沾些芥末醬就入口了。
德國啤酒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的威廉四世大公頒布了「德國純啤酒令」,規(guī)定德國啤酒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三種原料制作,所以近五百年來德國啤酒即成為了所謂純正啤酒的代名詞。今日的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而根據官方統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國人更熱愛啤酒的民族了!特別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節(jié)(Oktoberfest)期間竟可消耗高達六百萬公升的啤酒。多年來經德國人培養(yǎng)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面包與馬鈴薯
德國人認為面包是營養(yǎng)豐富、最利于健康的天然食品,吃香腸必有面包與之相配。在面包的生產方面德國也可稱得上是質量和數量的世界冠軍。德國的面包有用精粉做的,也有用黑麥、燕麥、精粉與雜糧摻和在一起的混合面做的。德國每天出爐的各種各樣的面包就有1500多種。面包是德國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主食。據統計年德國人每人年平均吃面包81.5公斤,居歐盟成員國之首。
德國人面包的種類大概有三百種以上,常見的包括:黑面包、酸面包、全麥面包、八字型面包及小圓面包,有時面包夾上乳酪、火腿、香腸或涂些肉醬,非常美味。另外,馬鈴薯也自十八世紀起成為德國人的主食之一,在中午唯一一餐熱食中配合著肉類、海鮮及蔬菜扎扎實實地填飽肚子。
德國人年人均食魚達6公斤。糖果、巧克力、糕點等的銷售量也十分可觀。
葡萄酒類(Wine)
由于采用長期吸收了礦物成份的葡萄來釀酒,德國酒的味道高貴、獨特,85%的白酒入口均甜美而色澤略深。烈性(Trocken)或半烈(Haltrocken)字樣都會在酒瓶標簽上注明,沒有注明的,一般酒性較溫和。高級酒類須于指定的十三個酒區(qū)出產。德國統一后,亦加入了舊東德的薩克森(Sachsen)、邁森(Meissen)、Naumbrug等地區(qū)。葡萄酒的酒味乃根據葡萄的種類、種植地區(qū)及釀制年份而各異,一般酒味的叫Qualitatswein及Kabinett;遲摘葡萄所釀成的酒叫Spatlese,是上等極品。除了以上兩種外,還有餐后甜酒,如Ausless及Beerenauslese等。
具代表性的葡萄酒區(qū):
萊茵河(RheinWine):是酒味溫和的白酒,與薏絲琳(Riesling)有點相似。一般儲藏在茶色酒瓶中。
摩澤爾河(MoselWine):有濃郁的鮮果酸味,容易入口,儲在長長的綠瓶內。
巴登(BadenWine):是費賴堡(Freiburg)與巴登-巴登(Badenbaden)的土產酒。酒呈紅色,非常美味。
法蘭克尼亞(FrankenWine):裝在一種獨特的酒杯名為Bocksbeutel,或裝在扁圓瓶內,酒區(qū)散布在符茲堡(Wurzburg)一帶。
一日三餐
德國和中國大部分地區(qū)一樣,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七點,午餐一點,晚餐七點。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間喝午后咖啡,吃蛋糕。
與中國的飲食習慣不同,德國人最講究、最豐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在旅館或政府機構的餐廳,早餐大都是自助形式,有主食、肉類、蔬菜、飲料、水果等,不僅品種豐富,且色香味俱佳。而在普通百姓家,不論其家境窮富,其早餐的內容一般般都大同小異:首先是飲料,包括咖啡、茶、各種果汁、牛奶等,主食為各種面包,以及與面包相配的奶油、干酪和果醬,外加香腸和火腿。德國人吃飯的效率很高,他們可以在短短的10分鐘內把這些豐盛的食品搭配完畢并吃完,為其一上午緊張的工作提供能量。
德國的午餐一般多在單位食堂或快餐館就餐,是名副其實的快餐,如一個由土豆、沙拉生菜和幾塊肉組成的拼盤,外加一杯飲料。在有家庭主婦和未成年孩子的家庭,午餐也較簡單,如一塊熟肉、肉餅配煮菜和面包,或燉牛肉配米飯和生菜,再簡單的就像中國的打鹵面一樣,用肉汁拌意大利面條,飯后喝一杯咖啡或吃一個冰淇淋。德國人簡化午餐并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
德國人的家庭晚餐通常是冷餐,內容是很豐盛的:一盤肉食的拼盤;鮮嫩可口的蔬菜,如小蘿卜、西紅柿、黃瓜;新鮮的水果,如葡萄、櫻桃。有的家庭主婦還擺出各種風味的于酪,主食是面包。晚餐時間比較寬余,一家人圍坐在桌前,邊吃邊聊。
除了一日三餐外,有些德國人習慣在下午四五點鐘“加餐”,即喝杯咖啡或茶、吃塊蛋糕或幾塊餅干。中上層家庭喜歡在此時邀請朋友來家里品茗聊天。在這樣的聚會上,客人可以品嘗到飲譽四海的德國糕點,德國婦女一般都練就一手烤制點心的手藝。不過在當今快節(jié)奏的社會生活中,這種午后清閑的享受也只有在周未、假期或休假時才有可能。